氧化铈|氧化铈抛光粉-稀土流失渠道揭秘 江西政府用资源钓投资,下游产业却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。中铝和五矿交战江西,背后的资源支撑是什么?央企与地方企业的兼并重组模式,直接影响着江西稀土格局的变化。 除此之外,稀土高压管制政策之下是触目惊心的流失。稀土走私究竟有哪些渠道?稀土流失渠道揭秘 稀土的重要战略意义已是共识,但通过三大隐秘渠道流失的数量依然惊人。 偷梁换柱 我的真实身份是氧化铈。不过,很奇怪,前段时间我被改了名字,别人都叫我抛光粉,而且我的出口报单上货物名称填的也是抛光粉。 (某海关通关处。单号:xxxxxxxxx。物品:抛光粉。) 忽然,就有人把我拎了起来。 我大吼:“我不是抛光粉,我还没有经过后续加工呢。我长得和抛光粉一样,都是白色粉末状,但是你们把我搞错了。” 我嗓子都喊哑了,但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 黑暗中,终于有人理我了:“不许动,不许说话,不然把你扔到海里喂鱼”。这个人声音压得很低,但他的话不可抗拒。 我静静的等着。 过了没有多久,我上了一艘货轮。 我忽然明白,现在已经过了海关检查。十几天以后,我被送到了日本。在日本的市场上,我的名字又回到了氧化铈,而且身价高达30~40美元/公斤。 随着精、尖技术的发展,我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,价格越来越高。像我这样被攒名改行的同伴会更多。 这就是把不可以出口的物品改名为其他的允许出口的物品,蒙混过关的过程。 氧化铈(稀土元素氧化物)就是稀土的主要品种,大都是白色的粉末。抛光粉的外观也是白色的粉末状。很多出口商为了让氧化铈为顺利通过海关,在出口单上填写的都是抛光粉的名字,这样就蒙蔽了海关检查员。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海关进行通关检查时,一般都是检查员根据单子的名称,看下货物的颜色、状态,如果这些大致符合就可以了,基本上不会去认真检查货物到底和货单名称是否相匹配。 青岛一对夫妻曾协助一位珠海籍稀土贸易商将4000多吨稀土偷梁换柱,伪装成氧化铁红企图走私出境。直至今年9月,青岛海关方才破获这起稀土走私案件。 不过,走私稀土被检查出的尚属少数。包头从事稀土贸易的经销商告诉《中国经济和信息化》记者,海关检查都是以抽检的形式进行的,而走私物品的货单并不一定能被抽到,所以很多违规的单子还是被遗漏掉。因侥幸心理,再加上稀土高昂的利润,总会有人铤而走险。 长期以来,我国的稀土卖着白菜价。出于保护环境、资源的目的,2006年,我国开始严格控制稀土资源出口,这使得稀土出口配额急剧减少。 管制滋生了更大的利润空间,走私现象开始空前高涨。政府一次次重申管控稀土有理有据,然而巨额利润驱使下,仍无法遏制当前的稀土走私,甚至愈演愈猖獗。 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,每年我国走私的稀土量至少2万吨,但我国近三年查获的走私稀土量仅有1.6万吨左右。外媒报道,如果中国的出口量仍保持现在的水平,明年稀土价格至少还会翻倍——2009年中国稀土产量为12万吨,占世界产量的97%。
详询:成都三弘化工有限公司 http://scsanhong.ebdoor.com/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